Please wait a minute...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9, Vol. 38 Issue (4): 383-393    
新中国科技史专栏     
苏联专家与新安江水电站工程建设
张志会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 100190
Soviet Exper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Xin'anjiang Hydropower Station
ZHANG Zhihui
Institute for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China
 全文: PDF(1381 KB)  
摘要: 新安江水电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五"计划补增的重要水电站。在官方宣传中,苏联专家对该电站建设的作用较为模糊。基于大量档案和文献资料,本专题研究以新安江水电站为案例,管窥苏联专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中型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的角色与影响力的转变过程。苏联专家在地质勘测、工程设计及工程建设等不同阶段对新安江水电站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帮助。"大跃进"运动期间,苏联专家对水电站建设中的急促冒进提出警示却并无作用。苏联专家撤走后,通过贯彻"八字方针",中方努力进行"填平补齐"和"技术革新",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完工。
关键词: 新安江水电站苏联专家"大跃进"技术革新    
Abstract: Xin'anjiang Hydropower Station was an important construction project that was added into the First Five-Year Plan in China. In official propaganda, the role of Soviet experts in its construction is vague. Based on plentiful archives and documents, and taking the Xin'anjiang hydropower sta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oles and influence of Soviet exper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hydropower stations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RC.Soviet experts provided important assist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Xin'anjiang hydropower st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such as geological surveys, and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During the "Great Leap Forward", Soviet experts warned against the rash speed of construction, but their advice was not heeded. After the withdrawal of the Soviet expert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ight-character Policy", China made efforts to carry out "filling, leveling and complementing"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ensure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Key words: Xin'anjiang Hydropower Station    "Great Leap Forward"    Geological Surve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收稿日期: 2019-02-27 出版日期: 2021-06-21
ZTFLH:  N09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大突破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史纲"(项目编号:Y621081);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中国近代水利工程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722011002)
作者简介: 张志会,1982年生,河北保定人,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水利史、科技政策与管理。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张志会

引用本文:

张志会. 苏联专家与新安江水电站工程建设[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9, 38(4): 383-393.

ZHANG Zhihui. Soviet Exper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Xin'anjiang Hydropower Station.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2019, 38(4): 383-393.

链接本文:

http://www.shns.ac.cn/CN/        http://www.shns.ac.cn/CN/Y2019/V38/I4/383

1 Shambaugh D. China's Communist Party: Atrophy and Adaptation Washington[M]. DC: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2008.
2 沈志华. 苏联专家在中国[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9.
3 张柏春. 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 1949—1966[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4 顾永杰. 三门峡工程的决策失误及苏联专家的影响[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 27(5):122~126.
5 童禅福. 国家特别行动:新安江大移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6 钟徐楼芳. 跃进的代价——新安江水电工程质量事故的来龙去脉(1957—1960)[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6.
7 李锐. 李锐文集4:大跃进亲历记(上下)[M]. 香港:香港社会科学教育出版有限公司, 200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委员会. 国家建设委员会对新安江技术经济调查报告的审核意见(55)建燃孔字第17号, 1955年10月7日[M]//新安江水电站志.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357~358.
9 张兴仁, 刘效黎. 回忆建国初期的水电工程地质工作[J]. 中国水力发电史料, 1989,(1):28~29.
10 张铁铮. 新中国水电建设初期回忆录(一)[J]. 中国水力发电史料, 1987,(2):6.
11 潘家铮. 春梦秋云录:浮生散记[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12 张铁铮. 领导的关怀 战略的需要——忆新安江工程上马始末[J]. 中国水力发电——浙江省水电建设专辑, 1994,(2):6~8.
13 张锋. 一个一贯以身作则的人——怀念王醒同志[J]. 中国水力发电史料, 1996,(1):73.
14 马君寿. 回顾前上海勘测设计院(1954—1970). 中国水力发电史料[J], 1988,(1).
15 王醒, 张锋. 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的新安江水电站建成概述[J]. 中国水力发电史料, 1994,(2):3, 15.
16 李锐. "大跃进"亲历记(下册)[M]//李锐文集. 卷3. 海口:南方出版社, 1999. 454~455.
17 周恩来.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1956年1月14日, 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N]. 人民日报. 1956-01-30: 1.
18 新安江水电站初步设计完成[N]. 人民日报. 1956-08-05: 2.
19 张光斗. 对发展我国水利工程科学的一些意见[J]. 科学通报, 1956, 1(2):74~78.
20 梁维燕. 从800千瓦小型发电机组到100万千瓦白鹤滩巨型发电机组 我见证中国水电提速[J]. 中国经济周刊, 2017,(34):44~46.
21 本刊编辑部.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水力发电建设[J]. 水力发电, 1958,(1):8.
22 王波, 赵国庆. 中国水电建设大事记(征求意见稿)[J]. 中国水力发电史料, 1987,(1):56.
23 王波. 全国水力发电建设展览会情况记述[J]. 中国水力发电史料, 1987,(2):21~23.
24 唐哲. 一生敢为质量争天下——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J].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4,(2):61.
25 章思洁, 宁传新. 两院院士潘家铮:半世纪水电求索路[J]. 今日科苑, 2015,(11):18~23.
26 俞莞. "生命不止, 治水不息"——纪念水利工程专家陆祖荫校友[J]. 浙大校友. 2015, 72(3/4):80.
27 沈志华. 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和结果[J]. 中共党史研究, 2007,(2):30.
28 郑铨. 新安江水电站布置中几个问题的商榷[J]. 水力发电, 1957,(9):43~45.
29 一年来外国专家工作情况报告[R]∥新安江水电厂. 1959年05月26日. 建德:新安江水电厂档案, 文档-党委-1959-050.
30 社论. 反浪费反保守是当前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N]. 人民日报. 1958-02-18: 1.
31 韩寓吾. 从新安江工程设计中吸取经验教训力争跃进 ——上海水力发电设计院院长韩寓吾在全国水电建设跃進会上的发言[J]. 水力发电, 1958,(8):15.
32 刘凡. 让新安江水电站提前一年发电 建设者们斗志昂扬决心苦战三年 一百多公尺高的拦河坝开始浇灌[N]. 人民日报. 1958-02-27: 3.
33 顾济之. 飞跃进展中的新安江水电站工程[J]. 科学, 1959,(1):10~12.
34 《中国水力发电史》编辑委员会. 中国水力发电史:1904~2000 (第一册)(第一稿)[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35 袁秀辉. 新安江水电站加紧施工[N]. 人民日报. 1958-12-30: 2.
36 李锐. 访苏记事(摘要)(《我与水电》之二)[J]. 中国水力发电史料, 1987,(2):7.
37 李锐. 李锐文集8:出访日记、我心中的人物[M]. 香港:香港社会科学教育出版有限公司, 2001. 58.
38 苏联专家为什么回国——关于对中国援助问题的报告[C]//加拿大共产党反华言论.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5.
39 新安江水电站降低造价的具体措施[J]. 水力发电, 1958,(9):47~50.
40 国家建设委员会核准新安江水电站工程概算(1958年1月8日)[M]//新安江水电站志.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357~358.
41 转发国务院批转建筑工程部"关于新安江水电站使用江南水泥厂水泥发生质量事故的检查报告"的通知(19590618)[R]//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局档案. 1959年6月18日. 杭州:浙江省档案馆, J101-010-033-049.
42 马君寿. 新安江水电站的勘测和设计[J]. 中国水力发电史料, 1994,(2):73.
43 李琪. 继续鼓干劲 继续大跃进[N]. 人民日报. 1959-01-01: 7.
44 佚名. 心系新安江水电站建设[DB/OL]. (2014-12-08)[2019-01-11]. http://www. zjds. org. cn/dsxx/ldr/book/201412/t20141208_5294. shtml.
45 项峰, 孟祥初, 齐跃明. 周总理新安江之行 [N]. 浙江老年报. 2006-5-26: 3.
46 韩寓吾. 周总理在新安江[J]. 中国水利发电史料, 1994,(2):5.
47 新安江工程局批判反党分子李锐反党罪行的材料[R]//新安江水电厂. 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局党委. 1960年1月, 建德:新安江水力发电厂档案室. 文书档案-党委-1959-048.
48 王初铭. 中国水电机组研制发展历史的回忆[J]. 中国水力发电史料, 1993,(3):11.
49 戴庆忠. 电机史话[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332.
50 顾济之. 飞跃发展中的新安江水电站工程[J]. 科学, 1959,(1):12.
51 党委负责同志会议记录[R]// 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局. 1959年9月30日. 建德:新安江水力发电厂档案室. 文档-党委-1959- 009.
52 万丈高山低头滚滚江水让路 新安江提前一年截流[J]. 中国水利, 1959,(19):20.
53 蒋华, 方韦. 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史略[J]. 春秋, 2009,(1):13.
54 沈志华. 苏联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反应及其结果—关于中苏分裂缘起的进一步思考[DB/OL]. (2010年08月27日)[2019-01-10]. http://www.people.com.cn/GB/198221/198974/199957/12559880.html.
55 郭文敏. 我与祖国[DB/OL]. [2019-01-10].http://www.xmqs.org/old/0901-web/2009-wyzg/09-wyzg-w/09-wyzg-gwm.htm.
56 水利电力部党组请求批准新安江水电站为对外展览项目[M]//(63)水电党56号. 1963年2月28日. 新安江水电站志.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367.

[1] 张柏春. 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J]. 自然科学史研究, 0, (): 2106115-2106115.
[2] 华觉明. 传统工艺的界定和分类[J]. 自然科学史研究, 0, (): 2106120-2106120.
[3] 邹大海. 中国上古时代数学门类均输新探[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395-424.
[4] 刘思亮. 磔狗与逐疫——先秦时代的防疫记忆[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425-438.
[5] 杨欢. 秦始皇陵出土青铜马车活性连接工艺研究[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439-452.
[6] 周默轩. 论秦始皇陵铜马车系驾构件中靷的结构和作用[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453-466.
[7] 杜新豪. 宿麦抑或旋麦:关于汉代以前冬、春小麦种植的述评[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467-475.
[8] 陈志辉. 近代与否之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人对北京古观象台的双重印象[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476-490.
[9] 邵华. 从知识转型与本土化的角度看《中国树木分类学》与近代林学的早期发展[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491-503.
[10] 郭金海. 1953年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对苏联的访问[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504-527.
[11] 孙烈. 研究集集体 学术日日新——回顾与总结“科技史重大项目的筹划与实施”(代编者按)[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增刊): 1-5.
[12] 戴念祖. 《中国科学技术史》大书的筹划与编纂[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增刊): 6-10.
[13] 黄兴. 《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纂与编委会[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增刊): 11-20.
[14] 戴吾三. 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评介兼与李约瑟之SCC比较*[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增刊): 21-28.
[15] 华觉明.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的筹划与实施[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增刊): 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