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
|
|
|
|
催化概念在近代中国的传入与初步发展 |
李志良 |
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上海 200240 |
|
The Transmission and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the Chemical Concept Catalysis in Modern China |
LI Zhiliang |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f Scienc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
[1] 沈国威. 译名“化学”的诞生[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0, 19(1): 55-71. [2] 丁韪良. 格物入门·化学[M]. 刻本. 北京: 京师同文馆, 1868(同治戊辰). [3] 韦尔司. 化学初阶[M]. 嘉约翰, 何瞭然, 译. 刻本. 广州: 博济医局, 1871(同治辛未). [4] 韦尔司. 化学鉴原[M]. 傅兰雅, 徐寿, 译. 刻本. 上海: 江南制造局, 1871(同治辛未). [5] 陈歆文. 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史[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1-2. [6] 辛勤, 徐杰. 催化史料[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 丛书序. [7] 郭保章. 中国化学史[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6. [8] 赵匡华. 中国化学史近现代卷[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9] 李志良. 译词“催化”溯源[J]. 上海翻译, 2020(4): 72-77. [10] WELLS D. Wells's Chemistr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of Chemistry[M]. New York: Ivison & phinney, 1858: 161-162. [11] 马拉古蒂. 化学指南[M]. 毕利干, 联振, 译. 刻本. 北京: 京师同文馆, 1873(同治癸酉). [12] 罗斯古. 格致启蒙·化学[M]. 林乐知, 郑昌棪, 译. 刻本. 上海: 江南制造局, 1879(光绪己卯). [13] 蒲陆山. 化学鉴原补编[M]. 傅兰雅, 徐寿, 译. 刻本. 上海: 江南制造局, 1883(光绪癸未). [14] 栾学谦, 叶鑫. 格致书院教演化学记(附图)[J]. 新学报, 1897(3): 36-42. [15] 士密德. 造硫强水法[M]. 傅兰雅, 徐寿, 译. 刻本. 上海: 江南制造局, 1877(光绪丁丑). [16] 傅兰雅. 化学须知[M]. 刻本. 上海: 江南制造局, 1885(光绪乙酉). [17] 能智. 化学工艺[M]. 傅兰雅, 汪振声, 译. 刻本. 上海: 江南制造局, 1898. [18] 代那. 金石识别[M]. 玛高温, 华蘅芳, 译. 刻本. 上海: 江南制造局, 1871. [19] 罗存德. 英华字典[M]. 香港孖剌西报社, 1869. [20] MATEER C. Technical Ter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M]. Shanghai: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904. [21] 龟高德平. 最近普通化学教科书[M]. 三益社, 译. 长沙: 三益社, 1904. [22] 萨本栋. 物理学名词汇[M]. 北京: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 1932. [23] 王季烈. 高等小学新理科教科书: 卷三[M]. 上海: 文明书局, 1908. [24] 樊炳清. 共和国新理科教科书高等小学用: 第五册[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11. [25] 毛邦伟. 中国教育史[M]. 北平: 文化学社, 1932: 384. [26] 韦镜权, 柳大纲. 初中化学[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3. [27] 王有朋. 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总目[G].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28] 天津大学校史馆编辑室.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5. [29] 国立北京大学. 国立北京大学一览[M]. 北平: 国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35. [30] 肖朗. 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与近代中国大学教材建设[J]. 高等教育研究, 2013, 34(12): 73. [31] 片山正夫. 化学本论[M]. 郑贞文, 译.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9. [32] 北京大学. 本校布告[J]. 北京大学日刊, 1918(161): 3. [33] 陈世璋. 工业化学中之接触作用[J]. 北京大学月刊, 1919, 1(1): 145-158. [34] 陈世璋. 工业化学中之接触作用(续)[J]. 北京大学月刊, 1919, 1(2): 141-153. [35] 田中芳雄. 最新化学工业大全:第15分册[M]. 张定钊, 译.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6. [36] 田中芳雄. 最新化学工业大系[M]. 东京: 新光社, 1933. [37] 李敦化. 硫酸制造法[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5. [38] 蒋拱辰. 氮素固定工业概论[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5. [39] 王箴. 接触作用[J]. 科学, 1925, 10(5, 6): 556-566, 718-737. [40] CHANG H, CHANG T. Studies of the Rate of in the Vanadium Contact Sulphuric Acid Process[J]. Chemical Engineering, 1936, 3(4): 315-324. [41] CHANG K, CHANG H, CHANG T. Gasoline from Waste Cotton Seed Oil 2[J]. Chemical Engineering, 1935, 2(1): 32-38. [42] 罗宗实. 几种触媒对于棉籽油热解之影响[J]. 化学工业, 1938, 13(1): 2-10. [43] 顾毓珍, 郑粟铭. 菜籽油制造汽油之研究[J]. 化学工程, 1936, 3(4): 348-353. [44] 国立交通大学研究所. 化学组油漆实验报告[R]. 上海: 交通大学, 1936. [45] 程耀椿. 广东页岩油之干馏实验[J]. 化学工程, 1936, 3(3): 240-246. [46] 玉. 永利公司和化学触媒[J]. 海王, 1936, 8(14, 15, 18, 20-26): 227-229, 244-245, 292-295, 324-327, 342-344, 365-367, 384-385, 397-400, 416-419, 433-434. |
|
Viewed |
|
|
|
Full text
|
|
|
|
|
Abstract
|
|
|
|
|
Cited |
|
|
|
|
|
Shared |
|
|
|
|
|
Discuss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