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 Vol. 40 Issue (2): 149-160    
论文     
中国古代踏粪技术传承与变迁
熊帝兵1, 惠富平2
1.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淮北 235000;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科技史研究院,南京 210044
On Changes of Manure in Pre-modern China
XIONG Dibing1, HUI Fuping2
1. College of History & Tourism,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China;
2. Institution of Histor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全文: PDF(1392 KB)  
摘要: “踏粪法”最早见于《齐民要术》卷前《杂说》,原意是在冬季将农作物秸秆铺垫于耕牛脚下,让其与耕牛夜间排泄的粪便混合,通过践踏、收集、堆聚,形成“复合肥料”。后世文献有的直接引用“踏粪法”原文,有的则间接转述其技术要点,一直延续至清末。在传承过程中,踏粪技术也被不断改造、变通与扩展。至明清时期,垫圈材料突破了农作物秸秆的局限,还包括青草、干土、草木灰、作物根茬等;踏粪的动物则由原先的耕牛扩展到猪、羊、马,乃至“六畜”;积肥的时间也从原来的冬季延展到全年;甚至积肥的场所也突破了圈舍的空间范围,凡牲畜经常活动的区域都可依据踏粪技术原理积制相同性质的肥料。踏粪多用作基肥,作追肥施用亦有记载,但并不普遍。鉴于不同家畜粪便中的养分、腐殖质、微生物等存在差异,在踏粪的施用过程中,需要因地、因物、因时制宜。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稿秸肥踏粪厩肥    
Abstract: In China, the technique of making straw manure was first recorded in the preliminary chapter Zashuo (杂说,Miscellaneous Sayings) in Qimin yaoshu (齐民要术,Important Means of Subsistence for the Common People). The original method was to lay crop straw under cattle on winter nights, then collected the mixture of feces and litter as fertilizer the next morning. Many subsequent texts quote this source text of the Zashuo, or summarize the technical essentials, right up to the late Qing Dynasty. Meanwhile, the technique was also being changed and developed.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aste like grass, soil, plant ash and stubble also could be laid down in housing for farm livestock such as pigs, sheep and horses etc., and the time for making manure was extended to cover the whole year. At the same time, spaces utilized were not limited only to livestock housing, but also expanded to places where livestock spent their waking hours. In traditional society, manure was used as base fertilizer mostly, and it was also used as topdressing, but not universally. Since barnyard manure came from different livestock and different waste, the fertilizer included various nutrients, humus and microorganism. Therefore, it was necessary to use the manure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crops and seasons, reflecting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echniques.
Key words: crop straw    straw manure    barnyard manure    animal litter
收稿日期: 2019-11-15 出版日期: 2022-01-27
ZTFLH:  N092  
基金资助: 2015年教育部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农作物秸秆非燃料化利用研究”(项目编号:15YJAZH088)。
作者简介: 熊帝兵,1976年生,安徽定远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史、文献学,Email:xiongdibing@163.com。惠富平,1963年生,陕西富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史、环境史。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熊帝兵
惠富平

引用本文:

熊帝兵, 惠富平. 中国古代踏粪技术传承与变迁[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 40(2): 149-160.

XIONG Dibing, HUI Fuping. On Changes of Manure in Pre-modern China.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2021, 40(2): 149-160.

链接本文:

http://www.shns.ac.cn/CN/        http://www.shns.ac.cn/CN/Y2021/V40/I2/149

[1] 陈良佐. 中国古代农业施肥之商榷[J].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971, 42(4): 829-842.
[2]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中国农学史(初稿): 下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 24-83.
[3] 曹隆恭. 肥料史话[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1.
[4] 章楷. 我国古今施肥琐论[J]. 古今农业, 1989(2): 24-31.
[5] 周广西. 论徐光启在肥料科技方面的贡献[J]. 中国农史, 2005, 24(4): 20-28.
[6] 李伯重. 明清江南肥料需求的数量分析——明清江南肥料问题探讨之一[J]. 清史研究, 1999(1): 30-38.
[7] 杜新豪, 曾雄生. 经济重心南移浪潮后的回流——以明清江南肥料技术向北方的流动为中心[J]. 中国农史, 2011, 30(3): 55-62.
[8] 崔德卿. 明代江南地区的复合肥料: 粪丹的出现及其背景[J]. 中国农史, 2014, 33(4): 30-44.
[9] 杜新豪. 金汁: 中国传统肥料知识与技术实践研究(10—19世纪)[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10] 焦彬. 论我国绿肥的历史演变及其应用[J]. 中国农史, 1984, 3(1): 54-57.
[11] 林蒲田. 草木灰施用考[J]. 农业考古, 1993(1): 78-80.
[12] 崔德卿. 明末清初豆饼的出现和江南农业的发达[J]. 农业考古, 2014(4): 41-57.
[13] 贾思勰. 齐民要术校释 [M]. 第2版. 缪启愉, 校释.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23.
[14] 柳士镇. 从语言角度看《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J]. 中国语文, 1989(2): 143-148.
[15] 阚绪良. 《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新证[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4): 62-64.
[16] 汪维辉. 《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补证[J]. 古汉语研究, 2006(2): 85-90.
[17] 曾雄生. 中国农学史[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2: 294.
[18] 胡厚宣. 殷代农作施肥说[J]. 历史研究, 1955(1): 97-106.
[19] 万国鼎. 氾胜之书辑释[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7: 149.
[20] 熊帝兵. 从《齐民要术》看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J]. 农业考古, 2017(3): 46-51.
[21] 吉村清尚. 肥料学讲义[M]. 刘友惠, 译.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0: 122.
[22]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中国农学史(初稿): 上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256.
[23] 龚建军, 蔡飞副. 农业化学应用[M].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5: 169.
[24] 张亨业. 厩肥及其作用[J]. 农业科学实验, 1978(7): 16-18.
[25] 彼得洛夫. 厩肥[M]. 何春霖, 译. 北京: 新农出版社, 1953: 7.
[26] 化振红. 《分门琐碎录》校注[M]. 成都: 巴蜀出版集团, 2009: 1-2.
[27] 陈元靓. 农桑类[M]//事林广记: 前集卷12. 影印本.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4a.
[28] 石声汉. 农桑辑要校注[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2: 31.
[29] 王祯. 东鲁王氏农书译注[M]. 缪启愉, 缪桂龙, 译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62.
[30] 徐光启. 农政全书校注[M]. 石声汉, 校注. 石定枎, 订补. 北京: 中华书局, 2020: 157-158.
[31] 马宗申. 授时通考校注: 第2册[M]. 姜义安, 参校.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1: 260.
[32] 陈旉. 陈旉农书校注[M]. 万国鼎, 校注.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65: 2.
[33] 王力. 同源字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298.
[34] 马宗申. 授时通考校注: 第3册[M]. 姜义安, 参校.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1: 63.
[35] 郝懿行. 宝训[M]//续修四库全书: 第976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156.
[36] 杨巩. 农学合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361.
[37] 倪倬. 农雅[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96.
[38] 王毓瑚. 区种十种[M]. 北京: 财政经济出版社, 1955: 13.
[39] 明清广东稀见笔记七种[M]. 李龙潜, 杨宝霖, 陈忠烈, 等, 点校.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0: 91.
[40] 蒲松龄. 农桑经校注[M]. 李长年, 校注.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2: 33.
[41] 宝坻劝农书[M]. 郑守森, 况清楷, 翟乾祥, 校注.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27.
[42] 祁寯藻. 马首农言注释[M]. 高恩广, 胡辅华, 注释.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1: 63.
[43] 徐光启. 测量法仪(外九种)[M]//朱维铮, 李天纲. 徐光启全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450-453.
[44] 杨一臣. 农言著实评注[M]. 翟允禔, 整理.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9: 19.
[45] 鲁明善. 农桑衣食撮要[M]. 王毓瑚, 校注.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62: 54.
[46] 张履祥. 补农书校释(增订本)[M]. 陈恒力, 校释. 王达, 参校、增订.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3: 64.
[47] 姜皋. 浦泖农咨[M]//续修四库全书: 第976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216.
[48] 叶景葵. 叶景葵文集: 中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6: 397.
[49] 王毓瑚. 秦晋农言[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7: 82.
[50] 范村农. 广牧畜[M]//农桑简要新编. 刻本. 泰安: 泰安府署, 1901(光绪二十七年): 13b.
[51] 谢成侠. 中国养牛羊史[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5: 160.
[52] 马家鼎, 张嘉言. 光绪寿阳县志[M]//山西府县志辑: 第22册//中国地方志集成. 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5: 540.
[53] 周郁滨. 珠里小志[M]//乡镇志专辑: 第2册//中国地方志集成. 上海: 上海书店, 1992: 508.
[54] 卫杰. 蚕桑萃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34.
[55] 彭慕兰. 大分流: 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的经济发展[M]. 史建云, 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286.
[56] 洪璞. 明代以来太湖南岸乡村的经济与社会变迁——以吴江县为中心[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34.
[57] 向志民, 何敏. 厩肥资源质量分析与评价[J]. 陕西农业科学, 2000(5): 14-16.
[58] 宋湛庆. 《农说》的整理与研究[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0: 34-35.
[59] 李伯重. 江南农业的发展: 1620—1850[M]. 王湘云, 译.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54.
[60] 伊懋可. 大象的退却: 一部中国环境史[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4: 185.
[61] 汪曰桢. 南浔镇志[M]//乡镇志专辑: 第22册(下)//中国地方志集成. 上海: 上海书店, 1992: 233.
[62] 张博. 民国以来厩肥资源在绥远地区的推广及影响[J]. 鄱阳湖学刊, 2018(2): 95-103.
[1] 周文丽, 罗胜强, 莫林恒, 陈建立. 铅渣炼铜:清代郴桂矿厂铅铜共生矿冶炼技术[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 40(2): 135-148.
[2] 乔尚孝, 潜伟. 灌钢工艺新探[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 40(2): 161-174.
[3] 周晟.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鸟兽名实疏证[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 40(2): 175-183.
[4] 曲兆华. 周述学测望知识初探[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 40(2): 194-217.
[5] 刘树勇. 春华秋实硕果丰——贺《戴念祖文集》出版[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 40(2): 262-264.
[6] 陈久金, 王荣彬. 新发现的一组十二星次图[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 40(1): 19-36.
[7] 李志良. 催化概念在近代中国的传入与初步发展[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 40(1): 37-48.
[8] 赵云波, 邓婧. 《格致书院课艺》中西方科学史问题探析[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 40(1): 49-61.
[9] 冯翔. 1917—1918年北方鼠疫回顾与讨论[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 40(1): 62-76.
[10] 张井飞. “留有余地”与“寻求合作”:中美地震科技交流(1971—1979)[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 40(1): 77-90.
[11] 华觉明. 传统工艺的界定和分类[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 40(1): 120-129.
[12] 李晓岑, 杨思宇. 金石有余音——评《华觉明自选集》[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 40(1): 130-144.
[13] 邹大海. 中国上古时代数学门类均输新探[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395-424.
[14] 刘思亮. 磔狗与逐疫——先秦时代的防疫记忆[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425-438.
[15] 杨欢. 秦始皇陵出土青铜马车活性连接工艺研究[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0, 39(4): 439-452.